孩子初學鋼琴,到底要不要買琴?相信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大多數的家長。
下面太原琴行_太原星海琴行的王老師來為大家來分析利與弊,利大于弊,就是可以做,弊大于利,就是要慎重考慮。
買鋼琴:
優點:
可以下定決心。這個其實很關鍵,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有這種心態,先讓我的孩子試一下,看一看,到底有沒有天賦,有沒有興趣。但殊不知,有這種想法的同時其實心態就已經不端正了,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孩子學鋼琴學不下去都是因為這一點。家長心里會想:反正我只是試一下的,琴也沒買,不學就不學吧,反正沒有多大的投入,無所謂了。所以在鋼琴的學習中,碰到一點問題就會容易放棄。
一次投入,終身受用。其實,從經濟角度看,買鋼琴雖然一次性投入資金大,隨便都一兩萬塊,好一點的琴甚至三五萬。但是,從長期的角度來看,其實還是省錢的。因為鋼琴是屬于能夠長期使用的物品,一臺鋼琴兩萬塊,但是最少能用個幾十年,這么說一下的話,其實比我們平時用的手機啥的要實惠的多。而稍微好一點的鋼琴,或者會保養的使用者,一臺鋼琴用個三五十年的絕對不在話下。這個問題,其實就像是買車位和租車位的差別。
缺點:
1:成本高。前面說了,一臺差不多的鋼琴,最少都要一兩萬,而且以現在的物價水平來說,兩萬以下的琴真的只能算是馬馬虎虎。這個價格可以說對于現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家庭來說,都屬于大件,屬于要傷筋動骨的大件。
2:風險高。真的孩子學不下去的話,轉手賣,心疼,放家里呢看到都心理堵的慌。
是否可以買電鋼琴?
我們首先看看鋼琴和電鋼琴的區別在哪里
鋼琴和電鋼琴在鍵盤排列規律、音區、踏板甚至是指法方面都相似,但其實只要你用雙手接觸鍵盤,就會發現兩者有著截然的不同。
首先是觸鍵的方式不同。
學習鋼琴演奏的重點之一就是觸鍵方式——音量的大小、音色的好壞,以及手指的獨立性、靈敏度,掌關節的支撐和手腕的穩定等技巧與方法都與手指觸鍵有關。鋼琴鮮有自學成才者,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,只有在老師長期的指導下反復訓練,才有下手準確的觸鍵感。反觀電鋼琴,它的琴鍵很松軟、力度、音色等跟觸鍵技巧基本沒有關聯。假如一開始你使用電鋼琴練習,那么你之后轉鋼琴,由于沒有觸鍵感的積累你遲早還得回頭去練這手上的功夫。
其次是力度(強弱)變化不同。
我們都知道電鋼琴之所以不同于鋼琴是因為它沒有能夠振動,并且根據振動頻率大小而產生不同幅度音頻的弦、簧等發聲體,而是憑借憑借電子裝置發聲,雖然現在電鋼琴各方面越來越接近鋼琴,但電鋼琴終究是和鋼琴不同的。
鋼琴本質上是一個打擊樂器,只要用外力控制琴弦的振動幅度,就能夠控制聲音的音量和音色造成不同的變化,所以當孩子用手指擊鍵,手指不同的運動方式就會帶動相應的擊弦機撞擊鋼絲,而此時,只要孩子使用的肌肉不同、力量不同,就會直接影響到琴弦的振動幅度,即便是不同速度或者不同的彈奏法擊鍵,也都會使鋼琴產生不同的音量和音色(這也就是所謂的鋼琴彈奏“本領”之一的力度變化能力)。
從這些方面來看,使用對不同觸鍵方式、指法、力度、彈奏法、速度都“無動于衷”的電鋼琴來訓練孩子的彈奏基本功,是無效且無益的。
第三,對手指能動性的要求不同
雖然電鋼琴的鍵盤結構看似跟鋼琴一樣,但兩者對手指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。電鋼琴鍵盤輕軟,發聲原理按照既有的收集的音源程序發聲,所以彈電鋼琴基本沒有所謂的觸鍵力度變化問題,但彈鋼琴不同,整套機械發聲裝置使鋼琴鍵盤的觸感異常豐富,再加上鋼琴作品對力度控制的細膩要求,演奏者的手指必須同時具備力量和靈活性方可勝任。所以,在孩子學琴開始,你最好給孩子鋼琴練習,以避免電鋼琴轉鋼琴時不適應導致孩子產生畏難情緒,從而使學習興趣喪失。
假如你想讓孩子最終學習鋼琴,那么我建議最好不要從電鋼琴開始,因為你彈的內容很大程度上都與鋼琴無關,孩子學回鋼琴時很多彈法幾乎需要“推倒重來”
這顯然是無益的,俗話說“改衣服比做衣服難”,在老師家上課時使用鋼琴,回家卻用電鋼琴練習,到了下節課在老師那又用鋼琴回課……每次都在手感完全不同的兩種樂器中轉換,一個年幼的孩子很難不被搞糊涂。而更要命的是該練的彈奏法因為在家無法實施,無法按要求回課,學習進度受到巨大影響。
假如老師照顧你因為練習的是電鋼琴而不教授鋼琴彈奏法,那么,你每節課交的鋼琴學費(貴就因為教的是彈奏技巧而不是認音這些樂理知識)也就算是浪費了一大半。
所以,我總是建議家長們,孩子學什么琴,就練什么琴。這好比你跟師傅學的是開賽車,不能回家拿拖拉機練習的道理是一樣的,否則這種“ABAB”的學習模式永遠無法讓孩子學到你想要看到的真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