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能在知乎上看到好多人問:“我手指天生特別短,能學彈鋼琴嗎?”還有人問:“我和妻子天賦都不行,我們手指不夠長,孩子可以學鋼琴嗎?”
作為一個學了14年鋼琴,教了6年鋼琴的老師來說,我特別想和這些人說,沒問題,學鋼琴不需要你有多好的基因,不要要你的父母是鋼琴家,不需要你有特別長的手指,只要你肯付出,一樣能彈出有沒的鋼琴曲。
其實,手的大與小對于彈鋼琴來說并不是一個必要條件,相反,每種手都有自己的優勢。
像手指長的人容易彈奏大跨度的八度和弦;彈奏大跨度的時候,跳奏會更精準。但是手指短的人指尖觸鍵所發出的聲音會具有更多的調控能力;演奏速度也容易提高。如果是手指纖細的人,他們指尖靈巧干凈,彈奏輕巧的裝飾音會更加靈動。如果手指粗壯的話,他們彈的音樂會更渾厚有情感表達。而手指柔軟的則易于表達細膩情感的音樂性與抒情性。
所以說,每個人都是有一定天賦和優勢的,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優勢,剩下的就是堅持了。但很不幸的是大多數人輸在了沒能堅持。
我國的鋼琴大師李云迪,想必大家都認識,他2000年參加第十四屆國際肖邦鋼琴大賽,一曲成名,被波蘭人民驚呼:“肖邦回來了”。從那時起,他的名字,中國人的面孔深深地烙印在了國際樂壇之上。有人稱他為“神童”,因為那時的他年僅18歲,是最年輕的金獎得主。
但是李云迪的鋼琴之路并非一帆風順,他也曾一度想放棄過鋼琴。李云迪12歲的時候參加了首屆“華普杯”全國少兒鋼琴比賽,并且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。但是當時一位評委表示,李云迪的手比較小,彈大跨度的曲目會比較吃力,如果之后不能再長大一點話,可能會出現技術上的障礙。這番話對李云迪幼小的心靈給予沉重的打擊,讓他一度對音樂失去信心。
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在網上找一下李云迪參加的某個綜藝節目,李云迪的手真的很小,手指比女孩子迪麗熱巴的還要短一些。
其實和李云迪一樣,手指短小,但是選擇堅持練琴,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,改善這種情況并且最后成為聞名世界的鋼琴大師還有很多。正所謂,手大不夠,勤奮來湊!
文章最后還想和大家說一下,學鋼琴和小時候上體育課是一個道理,孩子們上體育課并不都是為了要當運動員,只是為了強身健體。學鋼琴也是如此,相信大多數家長最初讓孩子練琴,也不是抱著培養孩子當音樂家的目的去的,只是希望讓孩子多一個興趣愛好。
所以,從這個角度來看,并沒有所謂的手大手小練鋼琴的說法,所有的孩子都是適合學鋼琴的。只要孩子對鋼琴感興趣,喜歡彈鋼琴,作為家長就支持他,鼓勵他,陪伴他!